看戲
不知是巧合,還是組織者有意為之,今年村里唱戲的日子恰好選定在清明節期間,讓我了卻了多年來想回鄉看戲的愿望。幾個常年在外打拼、久未謀面的發小早飯時聚在戲臺前,一邊吃著燴菜包子,一邊談論著離鄉后各自的歷程和回鄉感受,雖然頭發都已斑白,臉上也滿是歲月的痕跡,但回了家便都是孩子,依然打鬧著,開著一些不著邊際的玩笑。
每年春天村里唱戲起源于何時,即使年長者都說不清楚??诳谙鄠鞯氖?,村子對面的山梁上曾經有座觀音廟,也稱大廟,每年春天趕廟會時周邊幾個村子共同出資請戲班子唱戲,但在那兒看過戲的人少說也有近百歲。我們這代人在鄉下看古裝戲,最早也在50年前。那時,春秋兩季農閑時鄉里要請縣劇團演出幾場,十里八鄉的人們蜂擁而至,場面甚是宏大。劇目沒有現在這么豐富,總是重復著《十五貫》《蝴蝶杯》等七八個本子,看得人臺詞都快背下來了。
我自幼喜歡看戲,也大致能看懂戲,其實是深受一位老先生的影響。老先生是方圓十里少有的文化人,年輕時酷愛戲曲,家境也算殷實,有時隨著戲班子連臺去看戲,腦子里滿是戲曲元素,開口便是大段大段的臺詞,聽得人好不入迷。每天放學后路過老先生的家門口,只要看見他在大門外的石頭上坐著,就不急著回家,而是與小伙伴們去聽他講各種各樣的戲曲故事,《明公段》里的包公、陳世美,《蝴蝶杯》中的江夏縣、田玉川等,越聽越生動,越聽越還想再往下聽。他有時動身去挑水,我們也馬上擔起水桶跟在身后,為的就是聽他多講幾段??上Ш髞砦彝獬錾蠈W工作,不久后老先生也去世了,但幼時在心里埋下的戲曲種子一直還在,雖然也哼不了幾句,但只要遇到看戲的機會總也不想放過。記得在小鎮當老師時,下了晚自習,還騎著自行車跑10多里地到村外看夜戲,每周電視里固定的戲曲節目幾乎至今期期不落。進城后小區周邊每逢唱戲,都要拿個凳子早早占個位子。與在村里看戲不同,在城里看戲周圍沒有幾個熟人可以交流。
在山西,可以說有多少個村莊,就有多少座戲臺。古老的戲曲就是通過這些數不清的平臺才得以走向大眾、得到傳承與發展。即使是識字不多甚至根本不識字的鄉間老人,也都能哼哼上幾句,而且還會用戲里的人物故事教化子女,因為看戲也是他們祖祖輩輩獲取文化滋養的主要途徑。后來很多村里的戲臺不復存在,極少數保存下來的都成為可供研究的文物,晉東南冶底村東岳廟里,至今仍保留著國內最早的一座宋金時期的舞樓,也就是后來講的戲臺。前些年唱戲又在鄉間風靡開來,但戲臺子大都是選一塊相對平坦的地臨時搭建起來,唱完戲拆掉臺子,地照??梢愿N。這種戲臺子,不僅簡陋,而且音響效果也極差,好好的唱腔一不小心就隨著風跑了調,觀眾不高興,演員也很沮喪。最初村里請戲班的開支通常是按人口出資,預計開支多少,按人口攤派開來統一交上去,叫作交戲錢。后來不少地方的民營企業家帶頭出錢請戲班子進村,可在我的家鄉,每年唱戲的開支照例還是按人口,只不過后來日子好過些了,村民們都會額外再多多少少交一點表達心意。錢多了便有節余,慢慢就演變為不僅看戲,而且可以全村人集中起來吃幾天飯,共同熱鬧熱鬧。2017年開始,省里開展免費送戲下鄉,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有機會在家門口欣賞高品質的戲曲表演,在感受傳統藝術魅力的同時,切身感受到了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新風貌。
眼前的戲臺完全的磚混結構,堅固美觀寬敞大氣,既不像古戲臺低矮窄小,也不像臨時搭建的臺子跑風漏氣。這些年為了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幾乎所有的村子都建起了新劇場,上書“某某村劇場”,專門作唱戲之用。悠揚的伴奏聲中,演員們正賣力地唱著經典折子戲《三娘教子》。臺前專注看戲者說多了也就二三十位,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其他村民則三三兩兩坐在一起談論著別的事情。年輕人在放炮仗或四下里忙活。問及看戲的事,都說不懂;問及為何還要唱戲,都說老規矩不能破。當年老先生的兒子雖然已經80歲了,但提及戲曲侃侃而談,對全省梨園行里的名角如數家珍,幾本戲里的內容更是說得頭頭是道。見我很詫異,他說除了小時候聽大人們講過外,如今幾乎天天在網絡平臺上關注戲曲,覺得越看越有意思、越聽越有味道,把小時候的愛好又激發了出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興趣的萌芽是小時候的潛移默化,這種萌芽一旦形成,也許在一定時期內會被封存,但當其遇到合適的條件便會重新被激活。我想,現在不喜歡看戲的這代年輕人,更多的是由于幼時沒有接受良好的有關藝術素養的培養,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知之甚少。眼下在城市里,隨著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傳統文化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戲曲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也在蓬勃興起,古老的戲曲文化似乎呈現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
離開村里時,戲還在唱著。雖說場面不似想象中那么熱烈,但畢竟這種記憶還在,這門古老的藝術在鄉民們的呵護下,仍然在這方土地上年復一年堅韌地生長著。戲曲曾經是最具群眾性的藝術形式,融入了民族的文化血脈,其在幾千年的時間里不斷演變創新的根本原因在于受眾面的不斷擴大。再好的戲如果失去了觀眾,便將失去存在的意義。鄉村在全面振興,流淌在鄉野的優秀傳統文化必將得到有效的保護傳承,鄉戲永不會消失,再過10年、20年、50年,鄉村戲臺前定會聚集起越來越多看戲的觀眾,那將是傳統戲曲文化生生不息的動人場面!
薛毓文